手机版 自新之路網
珠寶消費滲透率有望隨人均收入提升而提高,5萬元是珠寶消費比例躍升關口。收入5萬元以下的人群中隻有45%在2018年消費了珠寶首飾,而收入超過5萬元後,曾進行珠寶消費的比例顯著提升至64%,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對珠寶消費比例的提升作用減弱,但年消費額在1萬元以上的人數占比隨收入提高而逐漸提升。我國目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僅3.6萬元,隨著收入超過5萬元的人群逐漸增加,我國珠寶消費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。
過去一年珠寶消費額區間占比(%)
70%的女性過去一年購買過珠寶首飾
不同收入人群過去一年珠寶消費額區間占比(%)
自我犒賞是珠寶消費的重要驅動力。從調查結果來看,珠寶消費驅動因素從過去的結婚“剛需”型消費向日常型消費轉變。盡管結婚仍是珠寶消費重要的消費原因,但是隨著收入水平和消費意識的提升,自我犒賞(34.1%)和贈送戀人(30.7%)已成為更常見的珠寶消費原因,此外90後成長於消費主義的環境中,且普遍尚未成家立業,經濟負擔較小,在珠寶消費上呈現更強的日常性,33.3%的年輕人(25歲以下)即使沒有特定的需求,看到喜歡的珠寶也會購買。盡管由結婚驅動的珠寶消費往往有更高的客單價,但由自我犒賞和戀人、朋友之間贈送禮物驅動的消費頻次更高,且隨著95後步入社會帶來的消費力提升,預計珠寶消費將向更加日常化的方向轉變,結婚人數下降造成的需求減少或由日常珠寶消費抵消。
購買珠寶首飾的主要原因(%)
年輕群體的珠寶消費行為更加“隨心所欲”
消費品類偏好年齡差異明顯,長輩愛黃金,年輕人偏好K金,鑽石“老少通吃”但受收入水平影響明顯。總體來看,黃金仍是最受歡迎的珠寶種類,48.6%的受訪人群會選擇購買黃金,但年輕人和中青年人群在品類偏好上呈現出明顯的差異:25歲以下和30歲以上群體對黃金的接受度分別為18.3%和70%以上。而對K金及鉑金首飾的接受度則隨著年齡的降低而提升,25歲以下和50歲以上人群選擇K金及鉑金的比例分別為56.7%和18.2%。此外,年輕人對以設計感取勝的品牌非貴金屬首飾(如潘多拉、施華洛世奇、APM)及以低價取勝的快時尚合金首飾(HM、Zara等)的接受度明顯更高,說明年輕一代更願意為了設計支付溢價。鑽石品類的接受度約為36%,低於黃金及K金鉑金,且隨年齡變化相對較小,但呈現較高的收入彈性,高收入人群對鑽石的購買傾向更強。
購買珠寶首飾的類別(按年齡劃分)(%)
購買珠寶首飾的類別(按收入劃分)(%)
品牌偏好上,國內品牌周大福品牌優勢明顯,年輕人對品牌在意度較低。從調查結果來看,周大福的品牌滲透率遙遙領先,45.3%的受訪者購買過周大福品牌珠寶,略高於施華洛世奇42.5%的滲透率,是排名緊隨其後的老鳳祥及周生生的兩倍以上。同時,值得注意的是,相比中青年人群,品牌力對年輕人的影響度較低,2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近40%表示在購買珠寶時不在意品牌。相較於品牌知名度,年輕人在選購珠寶的時候更看重的因素是產品款式設計,梵斯汀珠寶以設計取勝的星鑽精品必將引領潮流!